葛晏春,对很多人来说,很陌生,其实他在军界还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为什么这么说呢?
葛晏春一生经历跨越东北军、抗日战场、解放战争及新中国建设时期,在军事上都留下重要的印记。
首先,他当过张学良的卫队营长。
葛晏春是辽宁省辽阳县人,16岁参军,投的是东北军,后来考入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又被少帅张学良选中,送去日本深造军事。回国后,他先在东北讲武堂当教官,成为许多东北军将领的老师。
1930年,18岁的他担任张学良卫队营长。
1936年西安事变时,葛晏春为张学良卫队——第105师第1旅第2团团长,负责东北军总部及张学良本人的警卫工作,直接掌握核心军事力量。在事变中,他先是负责解决城内蒋系军事武装,率部解除蒋系特务团、教导总队,控制西京招待所,扣押陈诚、卫立煌等军政要员,切断了南京对西安的军事指挥。
展开剩余77%蒋介石被捉后,押至新城大楼。张学良接受周恩来的建议,派亲信葛晏春率部看守。蒋介石对看守人员暗中又是许诺官职,又是要给金钱,但是,葛宴春等严词拒绝。随后,蒋介石被转移至高桂滋公馆,又避免了蒋介石被少壮派极端分子杀掉的危险。
张学良送蒋回南京被扣押后,东北军内部因“撤兵”问题产生分裂。东北军少壮派应德田、孙铭九等与元老派王以哲、何柱国矛盾激化。葛晏春反对内讧,把参与杀害王以哲的少壮派军官名单送给老上司刘多荃。刘多荃率部进城后大开杀戒。曾经促进张学良与中共谈判的少壮派高福源逃到老部下葛晏春家保命时,结果,葛宴春朝他连开三枪,将他打死。
随后,在东北军整编中,葛宴春升为49军109师327旅旅长。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葛晏春先是率部增援华北,在河北沧县与日军打了一场遭遇战,败北。接着参加淞沪会战。在战斗中,葛晏春所在的109师几乎全师覆没,四个团长阵亡三个,营长活下来的也只有三分之一,葛宴春也身负重伤。激战中,他看到全旅打光,举枪自杀,被身边的卫士拼死阻拦,才保住了性命。
战后,他因功升迁。
1945年日本投降时,葛宴春已是国民党军热河省保安副司令。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他升任国民党第九兵团参谋长,后来改任副司令,成为国军高级将领。
1949年1月,傅作义决定率部在北平起义。葛晏春也随傅起义,走向光明。随后,在起义军改编中,葛宴春调任杨得志所部——解放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他一夜之间成为了解放军高级将领。这一选择标志着葛宴春政治立场的根本转变。
葛宴春来到第19兵团后,随部队先后参加太原战役、兰州战役、宁夏战役,在杨得志司令员的回忆录中多次提到葛宴春这个名字。葛宴春为大西北的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志愿军入朝作战。第十九兵团也奉命开赴朝鲜。杨得志回忆录中记载:
“19兵团根据中央的要求,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着准备工作。11月22日,我和志民、维山、先瑞及副参谋长康博缨等同志率兵团机关离开西安向兖州开进。副司令员葛宴春等同志率大部队月底登程。”
19兵团主力入朝后,葛宴春以副司令员身份留在沈阳,担任兵团留守处主任,责兵团的后方保障工作。
1952年朝鲜战争得以缓和,开始停战谈判,葛晏春先后转而从事教学工作,先后在解放军第1、第2高级步兵学校当教师,培养军事人才。1955年,他因身体欠佳转业,改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致力于地方建设。
1956年8月,葛宴春因病在兰州逝世,终年54岁。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一书说:“葛宴春的个人经历,体现了从旧式军人到人民军队将领的蜕变,尤其在起义后的忠诚履职,被视作国民党将领顺应历史潮流的典范。”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畅销书排行榜,与《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为近年来毛泽东研究难得的优秀佳作,深获读者好评。
友情提示:该书已经出现盗版,购书请到大平台“自营”渠道。
发布于:山东省淘配网-低息配资官网-股票配资平台-合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