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多古镇,但能给自己加上“时尚”前缀的,嘉兴桐乡的濮院古镇算一个。
它起始于南宋,盛于明清,在近千年建镇史上一直都不太“低调”。明清时期,达官贵人穿的最潮时装都依赖此地所产的濮绸。在当时,濮绸可是一种风吹不皱、织工细腻的时尚单品。
时光轮转,从一根丝线到一根纱线,濮院如今还是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每年都有各类时装秀场。区别于许多古镇的古典韵味,濮院似乎实现了“逆龄生长”,在水乡柔情与现代潮流的沉淀交织中,走出了一条别样的潮流之路。濮院何以担当“时尚”一词?古镇何以“潮”千年?
桐乡濮院时尚古镇 图源:新华社
一
一座濮院镇,大半织造史。轻拈时光脉络,可清晰地拎出一条“一个家族、一匹濮绸、一件毛衫”的主线来。
展开剩余84%濮院起初并不叫濮院,而是一个名为“御儿”的草市,古称槜李墟。相传北宋时期,落难驸马濮凤一路南渡,意外闯进一处世外桃源,也就是当时的槜李墟。这里民风淳朴,遍植梧桐。他闭目养神,耳边是晚风送来的簌簌叶鸣,顿觉心旷神怡,便决心隐居于此、乐志耕桑,还带来了北方先进的育蚕、缫丝技术。
到了南宋时期,吏部侍郎濮斗南追随先人足迹也来此处归隐,宋理宗感念他曾经的搀扶之恩,为他的宅邸赐名“濮院”。自此,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的濮氏后人在这里栽桑、育蚕,请来蚕妇缫丝。
《濮川志略》记载,南宋濮氏“督树桑蚕织,轻纨纤素,日工日盛,濮院之名,遂达天下”,尤其到了元朝濮鉴这一代,他凭借独特的经商之道,开设街区、牙行用来回收、聚拢织造机器,修建旅馆招待四方来客,把小镇做成了一个丝绸交易中心。
濮绸有着细腻光滑、白净柔韧的特点,犹如人的皮肤,全盛时期,不仅蜚声海内外,更是皇家御用的贡绸。据说,明成祖朱棣登基后,特意在山海关上竖立了一面大旗,上书“天下第一关”,用料便是指定的濮绸。
濮院鼎盛时“日出万匹绸”,河面上是遮天桅帆,不仅是“嘉禾一巨镇”,还是明清时期的江南五大名镇之一。一根细细的丝线,编织了一个家族甚至一个小镇的传奇,成为解码小镇历史文化的密钥。即便后来,濮氏一族在战乱中日渐凋零,但生发于这个家族的织造传统以及时尚基因却成了濮院的精神图腾。
濮绸传承人在潜心创作 图源:“嘉兴文旅发布”微信公众号
二
20世纪70年代,工艺繁琐的濮绸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不过濮院的弹花生产合作社产出了第一件羊毛衫。没过多久,家家户户都购置了织造羊毛衫的横机,好似回到了当年“遍闻机杼声”的高光时刻。从濮绸的一根丝线,到毛衫的一根纱线,时尚濮院的底气何在?它做对了什么?
运化古今的开放包容。濮院镇在明清时期一度达到鼎盛,运河水路四通八达,小镇内街巷密如蛛网,汇集了各地的丝绸商人,濮院人的思想也在碰撞中不断开放包容。
明代中叶,在商人和工匠的需求碰撞中,濮院丝织技术大为进步,土机被改为制纱绸机,产量和质量均得到提高;清代初期,濮院的工匠通过学习改造湖州的打线工艺,在濮绸上生成绉花、绉纹,扩大原有纺、绫、绢、绸产品线。
无中生有的敢闯敢拼。据统计,全球每10件羊毛衫,就有7件来自濮院;全国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穿过濮院的毛衫。然而,濮院根本不产一根羊毛,之所以能一路追潮,靠的还是敢于无中生有的精神。
濮院人从马路市场干起,两把椅子、一块门板,便算是高级摊位,逐步建起了数十个商圈标杆市场。进入新世纪,毛衫产品同质化竞争愈加激烈,濮院掀起一场时尚升级大戏,顶流设计、国潮联名、轻奢跨界……不加掩饰的时尚野心,让毛衫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20世纪90年代末,濮院毛衫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 图源:“桐乡发布”微信公众号
衣被天下的遗风润泽。站在濮凤修筑的梧桐桥上,尽管两岸的古梧桐林早已不见踪迹,但不远处,濮凤种下的两株银杏却依旧矗立当地的中学校园内,守护琅琅书声。濮氏家族以商会文、以文促商,时时不忘崇文重教。福善寺、玄明观等古镇名胜均由濮鉴修缮,他积而能散,为小镇留下“衣被天下”的文商风骨。
对濮院人而言,这是温暖了古镇居民千百年的文化情感,更是一幅代代相传的创业图景,也让后人从中得到启发,用一根纱线赓续曾经的织造辉煌。
三
近几年,“时尚”这个词,再一次点亮了濮院。炫目的时装秀、创意迭出的设计,还有新锐设计师们带来全新的时尚叙事,古镇典雅与潮流时尚碰撞出火花无数……历经数年修缮,濮院古镇再次迎来了新的生长。这一次,濮院又做对了什么?
“文旅+产业”,更新古镇样本。濮院,处处散发着“混搭”的魅力:在烟雨朦胧间感受江南水乡之美时,或许一个不留神就邂逅一场绚丽摩登的时尚秀;连缀着时光刻痕的古老石桥间,或许零星散落着极具现代气息的服饰小店、咖啡书店;不远处,全亚洲最具规模的毛衫集散中心呼应着古镇,为小镇发展“撑起腰杆”……小镇既古老又鲜活,在传统水乡的根骨里植入了时尚的元素,沉浸式体验这种毫无违和感的文旅消费新模式,打破了“古镇即旅游”的产业发展“魔咒”,是提升古镇辨识度的新解法。
5月12日,濮院时尚古镇老街上举行时装周“自然剪辑时装秀”图源:新华社
“烟火气+人文韵”,以细节动人心。人间烟火,最抚凡人心,浓厚的市井烟火融合着人文气息也是濮院古镇的一大亮点。濮院修缮时不仅还原了宋濂笔下的“濮川八景”盛况,更从细节处阐释了文化印记和浓厚的乡愁,成为时尚的又一创新表达。
从白天到晚上,精彩演出接连不断,三跳瓦舍说书、过街楼古筝弹奏,还可以亲手绘制一把漆扇、编织一条毛线手链,和NPC们一起出街,穿越回大宋,和古人玩蹦迪也不是不可以;而暮色四合,灯火渐明便到了小吃街与购物街的主场:水岸边,酱粽烧饼的香气夹杂着鼎沸的人声……濮院是懂得拿捏氛围感的,在这里,时间是凝固在指尖、舌尖与心头的感受,氤氲在浓浓的烟火气中。
谈及濮院,人们总免不了将之与相距仅20多公里的乌镇作类比。濮院有“日出千匹”的原生产业优势,又不断积攒着属于自己的时尚底气,这些是它持续追潮的勇气和方向。当然,成就一座古镇需要时间的考验和经验智慧的积累,一切还请拭目以待。
本文播音:王维琳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布于:北京市淘配网-低息配资官网-股票配资平台-合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